人类活动——影响土壤发育的“双刃剑”

2014-07-04 盛荣      】

  人类的农业生产等活动可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从而影响土壤发育的方向,加强或抑制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因地制宜,改良土壤可以变废为宝;而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则导致变宝为废。

  变废为宝

  我国的土壤种类繁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耕种,人们可以因地制宜,通过灌溉、施肥和翻耕等活动改变土壤结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贫瘠土壤改良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例如坡改梯田建设,通过改变坡度,加厚土层,增加雨水渗入量,从而减少水分、土质和养分流失;对于土壤质地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人们可以采用掺粘或掺砂的客土法进行改良;对于渍水、干旱、盐碱土壤,可通过排水、灌溉等水利措施进行整改。另外,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等都是对土壤改良形成有力的措施。

  变宝为废

  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而且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不当的人类活动则会打破这种平衡,加速地表的破坏,造成土壤的退化、污染和土壤侵蚀等,最终使土壤失去生产能力。例如,人类滥垦、滥伐、滥牧等活动会破坏地表结构,使地表裸露,降低土壤的稳定度和抗侵蚀能力,而土壤风力侵蚀的后果之一就是强沙尘暴天气的频繁爆发。除风蚀外,土壤水蚀,也就是常说的土壤水土流失,是我国发生范围仅次于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重要土壤劣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暴雨集中的黄土高原和雨量充沛的南方山丘地区。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量超过50×108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都会丧失1厘米厚的肥土层。此外,造纸、化工、钢铁、采掘等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有毒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酸化等,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由于人类大量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也导致土壤的生产、调节、自净和载体等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坏,土壤污染及硝酸盐的累积也日益加剧。例如,已经停用很久的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成分目前在土壤中的检出率仍很高。

  

  人类活动作为一个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根据了解的土壤发生发展规律,有意识地、有目的地采取土壤改良和定向培育措施,使土壤向肥力增高的方向发展,就可以推动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对于土壤的破坏问题,人们也已经开始警醒,并积极采取措施,希望可以控制和治理土壤退化、侵蚀和污染等。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