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类(6):鼯鼠属的中型种——法律保护之鼠(十四)

2015-04-03 陈安国      】

  我国各地那些名为“××小鼯鼠”的种类,是[大]鼯鼠属里的体形较小者,其实都是中型种,体长35厘米左右。Petaurista属在鼯鼠科内拥有最多的种类,其属内的物种分化问题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论,而这些中型种的争议更加突出。Wilson et al.(2005)将我国各地这些中型种都合并作Petaurista elegans一个种。但我国学者意见不一。黄文几、陈延熹等(1995)将P. punctatus(斑点鼯鼠,也指P.marica“白斑小鼯鼠”)和P. clarckei(棕足鼯鼠)列为独立物种。王应祥(2003)及潘清华与王应祥等(2007)将白斑小鼯鼠学名记作P. elegans,并连同P. caniceps(灰头小鼯鼠)和P. sybilla(橙色小鼯鼠),3者都列作独立物种。马勇等(2012)则同意将P. clarckeiP. sybilla并入P. elegans ,而支持外形上有明显差异的P. punctatusP. caniceps为独立物种。李松等(2013)采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cyt b sequences)重建Petaurista的系统发生史,结合贝叶斯松散分子钟方法和化石资料分析,结果表明,P. maricaP. sybilla 可能早在4.47 Ma(百万年)前即上新世早期就已从P. elegans分歧出来,而P.caniceps更具有突出的遗传距离和独特的系统发育地位;据此认为该3者皆为有效种,都不应归入P. elegans。但该作者也说,此项物种界定仅基于单一基因,只能视作一个粗略的估计;对它们的确切分类地位,尚需再调查多个非连锁基因,并综合形态、生态和生殖分析,作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我国Petaurista属中型鼯鼠实际物种数在目前尚难定论。笔者暂依《啮齿动物学》(2012)书中的马勇等记载,将其归为3个物种,同时综合各方文献一并介绍。其基本生物学资料列于表 鼯-2e。

  小鼯鼠

  小鼯鼠Petaurista elegans(Temminck,1839):英语名 Lesser giant flying squirrel,系体长30~40厘米左右的中型鼯鼠。外形基本特征是:尾长超过体长,耳基部无黑色长毛簇,眼周有色圈。体背部毛色较浅淡,基调呈灰或灰褐色,无纯白色毛斑;耳后部比背部毛色鲜艳,形成橘色或土黄色毛斑;腹部毛杂有橘黄色调;足背毛橙黄色。为热带种类,主要分布马来亚、印尼加里曼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地;中国为次要分布区,主要见于西南部。

  本种或有10多个亚种,指名亚种P. e. elegans亦即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我国早先记述有3亚种:云南亚种P. e. marica Thomas,1912、西南亚种P. e. clarckei Thomas,1922和西藏亚种P. e. gorkhali Lindsay,1929。现今较一致意见是将P. e. marica分离出来,称作斑点鼯鼠或白斑鼯鼠P. marica(见下文详述);而P. e. clarckei保留亚种地位,并且P. sybilla也被Wilson et al.(2005)和马勇等(2012)并入Petaurista elegans。这二者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如下:

  小鼯鼠西南亚种P. e. clarckei—曾称棕足鼯鼠(Petaurista clarckei Thomas,1922),也称克氏鼯鼠,英语名Clark’s giant flying squirrel。体长30~37厘米,尾长36~40厘米,超过体长;前后足均呈锈赤色。头灰色,喉纯白色,耳黑色,两耳背面各有一片显著浅黄色毛,并有1带锈色的小毛簇。体背面为黑与浅黄的混合色,尾与体背面同色,但尾端全黑色。皮翼边缘为鲜明锈色,皮翼下面橙红色。体腹面中央白色,略带赤色。分布于云南北与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陕西甘肃等地,模式产地在云南澜沧江河谷。栖息于松林。

  小鼯鼠橙色亚种P. e. sybilla—原称橙色小鼯鼠(Petaurista sybilla Thomas et Wroughton,1916),也称纯色小鼯鼠,英语名Small brown-backed flying squirrel。体重500克,体长30厘米,尾长38厘米。眼眶及眶上缘黑色,颏部有1小黑斑。头、颈和体背部纯黄棕色略带小浅斑,无大毛束白斑;腰臀部较淡。耳背与耳后斑、皮翼、四肢及足背皆橙棕色;胸、腹淡棕黄色;尾色与体背色相同。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中高山暗针叶林,以植物嫩枝叶、栗果和树皮等为食。分布于云、贵、川、渝等地。数量少,稀见。(若依2013年李松等cyt b测定,或许它仍应视作独立物种,而不是P. elegans的亚种?故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鼯鼠西藏亚种P. e.gorkhali—也称廓尔喀亚种,分布在西藏东部,模式产地在尼泊尔。该亚种形态特征资料笔者未查到。

  斑点鼯鼠(白斑鼯鼠)

  斑点鼯鼠Petaurista punctatus(Gray,1846):别名花白鼯鼠,英语名Spotted giant flying squirrel。体长35~38厘米,尾约与体等长。头和体上有许多纯白色毛束组成的斑点,各白斑直径约6~13毫米,头部特多;颏有1暗褐斑。身体背面褐黄橄榄色,至后部较为褐黄,而前部即加深至稍带黑色调;皮翼上面褐黄色,下面呈鲜艳淡黄褐带赤色。体腹面鲜黄褐带浅黄色。前足有不规则的暗褐和深褐黄毛色部分;后腿外侧面和足背面呈浓厚的黄褐赤色。尾亦呈黄褐赤色,尾端带黑色。

  齿形较小,上臼齿的后内侧凹刻比鼯鼠属其他种类更不发达。从这一点,加之臼齿式型及体型较小来看,这个种在亲缘关系上似乎像是鼯鼠属和小型飞鼠类里较大的种之间的衔接者,或是该2属的中间类型。

  该种为热带种类,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在高大树杈或树洞中搭窝而居,夜行性。以植物的叶、果实等为食,也吃小型昆虫。

  该鼯鼠有若干亚种,国外分布于马来亚、加里曼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分布在中国的是斑点鼯鼠云南亚种,见于云南西部与南部、广西西南部及西藏,其体色较黄,头部黑色,尾和足均呈鲜赤褐色;此亚种除在我国之外,缅、老、越也有分布。

  《国“三有”动物名录》56#“白斑鼯鼠Petaurista marica”其实就指斑点鼯鼠之云南亚种,完整学名应当是Petaurista punctatus marica Robinson & Kloss,1918。至于所谓“白斑小鼯鼠P. elegans marica Thomas,1912”则是斑点鼯鼠P. punctatus(Gray,1846)的后同名;李松等(2013)通过细胞色素b基因排序、比对,表明P. marica(=P. p. marica)与P. elegans是不同的物种, P. sybilla + marica和小鼯鼠P. elegans在系统关系上互为姐妹群。

  灰头鼯鼠

  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Gray,1842):别名灰头小鼯鼠,英语名Grey-headed flying squirrel。体型略大于白斑鼯鼠,体重580克,体长29~37厘米,尾长36~41厘米。吻短,头部毛色呈均匀的淡铅灰色,与身体其他部位毛色明显不同;耳黑色,耳内侧具一淡红色斑;眼周具红褐色环。上体无毛束白斑,体背灰色;皮翼栗褐色,具淡灰黄色或白色边缘。喉白色,胸、腹淡橙红色,足背棕红色,尾淡棕色杂有黑褐色毛,尾尖黑色。脑颅圆凸。眶间中央凹陷,眶后突前缘无缺刻。听泡明显。

  栖息于海拔1000~2500米的中山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在树杈、树洞或岩洞中搭窩,窩由松枝、苔藓等构成。多晨昏活动,以植物的果实及嫩叶为食。

  该种分布地区,除表鼯2e所载云.桂.藏(依马勇等2012)之外,王应祥(2003、2007)还记载有贵、川、渝、湘、鄂、陕、甘诸省(市),并说它是我国南方原始林区常见种。

  据李松等〈2013〉cyt b测定,灰头鼯鼠P. caniceps在该基因序列中代表一个不同的血统,它是棕鼯鼠P. petaurista+台湾赤鼯鼠P. grandis(=棕鼯鼠台湾亚种)的姐妹群。灰头鼯鼠与白斑鼯鼠P. marica在中国西南部的分布区内重叠分布。

  生存状况

  国内对鼯鼠属这些中型种原先关注较少,资料甚缺,以至分类地位、物种名称还各说不一。灰头鼯鼠先前或许被包含在小鼯鼠Petaurista elegans之中,《国“三有”动物名录》就未明列其名。2004年《红色名录》评估,只列入“灰头小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与“白斑小鼯鼠Petaurista elegans”,后者照所列的分布区(“广西、云南”)似实指斑点鼯鼠云南亚种P.p.marica,但所标学名却与小鼯鼠混同(小鼯鼠分布地多达10省区)。当年评估该2种生存状况为“无危”(LC)。近年情况不明,好在都列入国“三有”动物名录保护,广西和湖北还将小鼯鼠(棕足鼯鼠)、白斑鼯鼠列为该省区重点保护。今后要紧的是加强宣教与执法,尤其是维护栖息地和禁止滥捕滥杀。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