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无形杀手”-血吸虫
    2017-01-23      姜路帆     字体大小[]

      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7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省江陵市的西汉男尸(公元前163年)体内检获日本血吸虫卵的事实表明,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存在血吸虫病。

      我国流行的只是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造成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至70年代末期,患病人数已降至250万,晚期病人已很少见到。灭螺面积达90多亿平方米,占有螺面积80%以上,防治科研有不少创新。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要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还需要作长期艰苦的斗争和更多人们的努力。

      

      血吸虫病患者(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血吸虫一共有五个形态:虫卵、毛蚴、尾蚴、童虫、成虫。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一、传染源: 包括感染了血吸虫并从粪中排出虫卵的人及近40种哺乳动物 (黄牛、水牛、猪、猫、羊、兔、鼠、猴等),其中患者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日本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二、传播途径:包括虫卵入水、毛蚴孵出、侵入钉螺、尾蚴从螺体逸出和侵入终宿主这一全过程。其中,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和接触疫水是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

      1)粪便污染水的方式有: 稻田用人粪施肥,在河沟内洗粪具,随地大便,船户直接将大便排至水中,牛粪污染等。

      2)钉螺的存在: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有钉螺存在的地区,才可能有血吸虫病的流行。钉螺为水陆两栖淡水螺,属钉螺属。分布于我国的钉螺为湖北钉螺,螺壳小,呈圆锥形,长 10mm 左右,宽为 3mm~4mm,有 6~8个螺层,壳口呈卵圆形,外缘背侧有一粗的隆起 (唇嵴) ,有角质厣片,雌雄异体。湖北钉螺有多个亚种,平原地区钉螺螺壳表面有纵肋,称之为肋壳钉螺; 山丘地区钉螺表面光滑,称之为光壳钉螺。肋壳钉螺孳生于湖沼型及水网型疫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洲滩、湖汊、河畔、沟渠边等。光壳钉螺孳生在山丘型疫区的小溪、山涧、水塘、稻田、河道、草滩等处。其食物包括腐败植物、藻类、苔藓等,卵生,主要在春季产卵,幼螺在秋季发育为成螺。钉螺多生活在水线上下,在适宜的条件下,钉螺在土表活动; 温度过高、过低或遇干旱时,钉螺可匿居于土层内。钉螺的寿命一般为 1~2 年。钉螺可附着于水面漂浮物 上,通过牛蹄、草鞋 夹带等方 式扩散至 远处,使孳生范 围扩大。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3)接触疫水的方式:在村庄附近的水体、船只停泊地点以及人畜经常活动的地方,钉螺的血吸虫感染率常较高。当水体中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阳性钉螺时,便成为疫水。人们因生产 (捕鱼、摸蟹、割湖草、种田、放牧、水利建设、抗洪抢险等) 或生活(洗手、洗脚、游泳、洗衣物等) 接触疫水而感染。在有钉螺的草地上的露水中也可有尾蚴,赤足行走也可感染。饮用被污染的生水,尾蚴可从口腔黏膜侵入。身体大面积接触疫水常导致急性感染。频繁地小面积接触疫水的患者多呈慢性病程。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湖南洞庭湖区是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的地区,建国以来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经历了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和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三个阶段。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今后应继续加强血防基层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和常规防治工作;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开发适宜开发洲滩;利用国家项目推动垸外洲滩易感地带综合治理;解决血防人才缺乏、后继乏人的燃眉之急。

               

      (图片来源:人体寄生虫学)            (图片来源:人体寄生学书)

      (本文主要参考《人体寄生虫学》)

    相关评论】【打印】【关闭

    Copyright©2004-202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邮政编码:410125
    办公电话:0731-84615204 图文传真:0731-84612685
    湘ICP备05003681号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