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沙子岭猪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及营养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11-05 段叶辉      】

  猪肉是我国居民食物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5296万吨,约占国内肉类总产量的60%。当前,在“大食物观”多元化背景下,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猪肉产品风味、营养和健康的更高需求,有效利用我国特色优良地方猪种质资源,研发改善猪肉品质的调控策略,已显得刻不容缓。

  沙子岭猪原产于湘潭城郊沙子岭一带,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沙子岭猪于1984年入编《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作为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入编《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被列入国保级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目前,有关沙子岭猪的研究仅限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等方面,对其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机制研究十分有限。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沙子岭猪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及营养调控”资助下,揭示了沙子岭猪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日龄对沙子猪肉品质影响显著,最佳肉品质时期为150~210日龄;沙子岭猪背最长肌中主要的脂肪酸为C16:0、C16:1、C18:0、C18:1n9c和C18:2n6c,其中C18:2n6c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呈反比;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是沙子岭猪肉风味的主要代谢途径;肌肉中鹅肌肽、C16:0、C16:1和C18:1n9c的含量与肌内脂肪和/或pH24h呈正相关,与L*(亮度)和b*(黄色)值呈负相关。总之,日龄可显著影响沙子岭猪的肉品质,其肌肉中的鹅肌肽、C16:0、C16:1和C18:1n9c的含量可作为优良肉质的指示指标。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我国地方猪优良肉质性状形成机制的认识。

  该研究成果以Profiles of muscular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and metabolites in Shaziling pigs of different ages and relation to meat quality为题发表在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0.372)杂志上。

  论文链接

沙子岭猪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 

打印】 【关闭
附件下载: